学校指导上师大学区非遗进校园活动

发布日期: 2017-01-20  作者: 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 1618   返回


        1月18日,是中小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天。上师大学区热闹非凡,“传承文化,拾珍非遗——徐汇区非遗进校园规模性传承成果展示”大型互动体验和研讨活动在中国中学初中部德恕楼举行,上海师范大学非遗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上海师大基教中心主任、上师大学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施斌,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于东航,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傅晓,以及自于学区内各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共300多人参与了本次活动。中国中学副校长、上师大学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奚云斐主持展示和研讨活动。


        整个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在德恕楼的一楼走廊内和二楼大礼堂内,参观非遗项目介绍的展板,以及剪纸、面塑、盘扣、漆画、中国结艺、香囊制作、棕榈叶编织、绒绣、彩绘油纸、易拉罐画、钩针编织、黄杨木雕等十六个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市级、区级的传承人现场演示和指导,师生亲自动手体验了非遗项目。第二部分是中华盘扣市级传承人珊丽娜的《中华盘扣的制作技艺》和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的《春溢江南 古典诗词吟诵》两节非遗进校园素质拓展公开课。第三部分是上师大学区非遗项目推介活动学区工作研讨,上师大学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学校长王亦群介绍学校非遗工作规模性传承情况和推进非遗文化进学区进校园工作的设想,争取让非遗项目成为上师大学区一张靓丽的名片。施斌、王亦群还分别代表上师大学区和中国中学,与学区内各校进行了中华盘艺联盟校项目的签约。

        陆建非全程参与了所有活动,给活动做了精彩点评,提出了非遗走进校园的具体建议。他对上师大学区非遗进校园全覆盖、抱成团、多样化、参与度、实效性等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对非遗进校园的开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拓展中国中学非遗种子基地的辐射圈和影响力,营造走进课堂、影响生活、形成兴趣、代代相传的氛围;二是体现生活非遗的识别度,体现地方特色;三是非遗要培养师生的艺术鉴赏力,让师生从文化自觉上升到文化自信;四是彰显非遗保护的法理性,从志愿、公益上升到法理,依法非遗。他希望,非遗走进课堂,才能生生不息,做到教程、教材、教学、教师四位一体,才是对非遗最大的传承。傅晓介绍了徐汇区“非遗进校园进学区”开展情况。于东航提出了上大师学区建设“非遗活态馆”的建议,并打造成上海市一流的校园传承非遗、学生动手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文教结合品牌基地。

        我校是本市较早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的高校,2014年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承办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让未来一代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他们体验、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文脉得以更好地传播和继承。学校参与上师大学区非遗进校园活动,也是为了引导中小学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更多的青少年能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供稿、摄影:基教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