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校学生工作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顶层设计、分类指导、队伍建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培养德行高尚、学识扎实、身心健康,具备现代城市精神以及人文艺术素养的卓越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

57、为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学校在已有专业负责人、辅导员的基础上,还为每一个行政班配备了班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与全面的指导与帮助。学校自2011年起落实任课教师答疑制度,要求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答疑活动,各学院每学期都在网上公布教师为学生答疑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答疑方式等。2015年,在原教师答疑工作的基础上,教务处下达了《关于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坐班答疑信息录入教务系统的通知》,要求所有本科生课程都须填写坐班答疑信息,每门课每周填写一节课的坐班答疑信息,时长不少于45分钟。还下达了《关于做好2014-2015学年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师自习辅导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开课教师每人至少安排2次自习辅导,并且教师的自习辅导时间安排不能与教师的坐班答疑安排重复。通过班导师制度、教师答疑和自习辅导等工作,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风的建设和专业学习的指导,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学工部联合学院定期进行学风巡视工作。每学期初的第一周,每天进行学风巡视,其余周次保证至少1周1次的巡视频率。巡视的范围包括徐汇、奉贤两校区所有教学楼,巡视内容包括学生出勤情况、教师到位情况、教学设备准备情况等。针对巡视的结果,学工部通过学风巡视简报、副书记例会通报等形式上报学校、反馈学院。同时,学风巡视的情况由学工部进行排名汇总,总评成绩计入学院的绩效考核。

为了杜绝考试作弊,在全校营造诚信迎考的良好氛围,通过抓考风促进学风建设,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前,学校都会进行考风考纪的主题教育。各学院通过年级大会、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强调诚信应考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活动,“诚实做人,诚信应考”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为了不断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学校多年来开展机关党支部和学生团支部开展结对活动,经常与结对班级开展活动,交流学习、交流思想,有实地座谈形式,也有微信互动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秀学子和模范班级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引领作用,营造严谨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学校2015年开展了“榜样的力量”-- 优秀学子、模范班级事迹宣讲会。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参与校级宣讲会、报告会、上海市科协大讲堂、研究生讲堂等,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开展新导师专题培训、全体导师大会等,强化导师带教的责任意识,提升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能力;向全校研究生发起《遵守科学道德,推进学风建设》的倡议书,连续五年举行千名研究生新生集体诚信宣誓大型仪式,加强研究生同学的学术诚信意识;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丰富学习内容,加强学习效果。目前我校已经逐步形成了新生教育集中学、学术活动重点学、新媒体在线随时学、研本互动自主学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工作,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升,2014年,在国家和上海博、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取得了佳绩,成效显著。


微信宣传科学道德


榜样的力量



诚信考试

研究生集体诚信宣誓照片


研究生新导师培训


58、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挂靠学工部)于1988年5月成立, 2005年1月,校党委决定整合资源,合并重组新的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副处级单位),挂靠学工部,相对独立,全面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服务工作。2012年通过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评估。同年4月,中心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2015年被列为教育部“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培育单位”。中心现拥有专职咨询师7名,特约咨询师8名,兼职咨询师13名。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13人,专职教师占教师队伍比例77.8%;师生比1:2431 。中心在徐汇、奉贤校区分别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所,共760平方米。其中,咨询中心在徐汇、奉贤校区工作场所共计面积约312平方米(徐汇校区新增的200余平方米工作场地在积极建设中);教育学院心理咨询站共计80平方米;音乐、美术、建工、教育、生环等五个学院各设心理辅导站共计面积约98平方米;奉贤校区学生生活园区及部分、徐汇校区宿舍楼建有自管的心友天地活动室13间,共计面积约270平方米。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地均配有摄影、投影、录音、录像等设备,以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便于各项咨询业务培训、团体训练及督导工作的进行。

校心理咨询中心秉承“面向全体学生、全体辅导员参与、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的“三全”工作理念,确立建设校三级(学校、学院、学生)心理保健网络的工作重点。作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引领示范同行,服务辐射社会,在全面服务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的同时,扩大了学校影响。2012年3月,校党委讨论通过并印发《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12]9号文件),从整体上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以及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

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及时到位。校危机干预工作小组由学校中层领导担任危机干预工作小组组长,心理咨询中心全体成员组成危机干预小组专业队伍,并接受定期培训。在危机发生时,即由小组组长统一安排部署,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咨询中心根据《上海师范大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条例》和《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启动危机干预,快速响应,及时上报,并联合学院及其他部门力量,以专业经验直面压力,化危机为转机。在危机发生之后,采取有序的联合家庭、学院、医疗机构等资源的康复方案,协助学生及其家庭重燃希望之光,也确保校园平安稳定。学院设班级心理委员每月汇报班级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加强危机预警与干预。

新生心理健康普查覆盖全体。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始于2005年,采用专业心理测评公司提供的“心理测评系统”,由心理测评公司提供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持。整个普测工作由中心统一计划、组织、学院协助,学生集中在指定时间和机房上网操作完成。咨询中心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测评档案,且对学生评估数据及测评档案严格保密,非本机构人员不得接触。参加普测的学生可根据学号及测试当天拿到的识别码自行上网查询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结果。2015级新生完成心理量表测试5114人,全校测试率为99.11%,未测学生共46人。共筛查出重点关注的学生117人,检出率为2.3%。需要关注的学生479人(有部分学生同时属于重点关注人群),检出率为9.4%。目前正陆续对重点关注的学生发出普测反馈约请信进行约谈。

校心理咨询中心于2015年获“第六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奖”,陈琳入围前十,于12月进行决赛(上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中心已申报“2015年度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优秀组织奖”和“2015年度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优秀团体心理辅导案例”(上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中心获“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徐欣颖获“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年贡献奖”(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吴燕霞获“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马婷婷获“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李正云获“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2015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



心理咨询中心新址室外效果图


59、学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完善,生涯教育做到全覆盖。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分类教学,完成了全校16个学院5000余名2012级本科生《就业指导》必修课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以及教研室集体备课。

在职业生涯教育品牌活动方面,于2015年3月至4月面向全体2014级本科新生开展 “金色启航”生涯教育月活动;于2015年4月至5月牵头组织了上海市第三届八校求职邀请赛,共计有来自八所主办高校1443名大学生报名参赛,吸引354家企业参与招聘,共收到学生投递简历4356份,人均投递简历达到3.9份,最终4位学生勇夺四个小组的冠军;开展各类辅导讲座45场,其中留学咨询会12场、名企HR简历指导活动3场、区县新教师招录政策解读讲座4场、创业指导讲座16场、女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10场,共吸引学生5000余人次参与。此外,组织开展了留学政策咨询、创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等咨询辅导活动,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为学生答疑解惑60余人次。

       2015年6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15年上海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评审结果,我校学生工作部(处)朱惠军老师领衔的“卓越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和体育学院沈琳老师领衔的“艺体生涯工作室” 经过一年的建设,予以正式认定并进行挂牌,新申报的商学院刘凤老师领衔的《商务精英生涯工作室》作为建设点建设。我校挂牌和建设工作室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完成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观了K11创意培育中心,实地了解创业环境与政策;组织学生积极申报2015年度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玉佛禅寺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最终由3个创业项目获得资助,同时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2015年11月,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公布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5〕41号),我校申报的《透明骨骼标本塑化保存及展示方法的研究》等55个项目,包括53项创新训练项目和2项创业实践项目,悉数获得教育部审核通过为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此次申报,我校依然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鼓励开展团队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经过合理组织,大力孵化,认真教导,以及学生们的努力投入,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活动不断获得佳绩。



徐汇区第三届“创业梦之星”总决选


2015届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为97.82%,高于全校96.52%的平均水平。学校自2013年开始启动“五个一”就业援助计划,每年向就业困难和经济困难毕业生(简称双困)发放包含“五个一”的“就业援助大礼包”, 并每年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就业形势变化略作变动。其中包括:一份经济补助,为每一位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一份价值100元的交通补贴,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招聘会、企业面试等活动;一次一对一求职教练简历辅导,联合上海乔布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聘请企业资深HR担任求职教练,为双困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在线简历辅导,修改措辞、优化排版、提高简历质量,并给予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一次职业形象设计,联合学校人力资源测评中心,为每一位双困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形象设计,拍摄一张专业的求职照,提升职业形象;一场成功求职榜样经验分享,邀请应届以及历届成功求职的学生代表讲述自己求职的过程,分享成功求职的经验,增强双困毕业生成功求职的信心;一本求职就业指南,为每一位双困毕业生提供一本专业的求职就业指南,涵盖政策解读、签约流程、注意事项等一系列与毕业求职相关的知识内容,方便查阅。同时,各学院在排摸分析双困毕业生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个案咨询辅导,走访困难毕业生,出台专项援助措施,发挥党员、教师、校友资源等形式,全方位做好双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形象,使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充分就业。

2015年,学校村官和“三支一扶”共计报名人数190人,预录取数47人,另有西部志愿者1人,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居全市各大高校前列,再次被授予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称号,这已经是自2008年以来连续8年获此荣誉。学校在此期间做了一系列的宣传动员工作,制作橱窗展板展示基层就业学子风采,召开基层就业校友报告会等。2015年还新增了面试和笔试辅导讲座,及时为报名学生复习备考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015年,学校成功申报了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年度特色专题,题为“上海市大学生基层就业引导”,提出了针对在校生的“基层就业领航计划”。围绕这个专题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包括已经建立“师大基层学子微信群”,即将成立“基层学子校友会”;正在跟踪调研基层校友现状,即将进行“在校生基层就业意向影响因素调研”;已经召开基层就业校友代表座谈会、报告会近10场,计划带领师生赴金山、宝山、闵行、崇明等郊县调研慰问基层校友,正在筹划 “引领基层就业宣传短片”拍摄。

学校强化研究生就业指导,就业率稳中有升。面对就业难度逐年提高现状,研工部积极采取措施,在加强研究生职业指导的基础上,主动与上海市人保局、浙江人保厅、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上海市区县教育局和长三角地区用人单位等加强沟通合作,共举办大型就业招聘会、宣讲会、高洽会等近400场,涉及就业、实习岗位10000余个,组织毕业研究生赴常州、宁波等长三角二线城市参加就业招聘会,深受毕业研究生的欢迎。2015届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88%,签约率为83.54%,均比上一年度提高了约1.7个百分点。

同时,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2015年,学校继续组织举办研究生就业指导月活动,围绕毕业研究生关心的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户口申报、专利公示、研究生创业新政策、“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等各类政策问题,邀请上海市人保局、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上海区县基础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开展就业专题系列讲座15场,还有针对性地组织系列宣讲,为毕业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尽力为研究生排忧解难,受到毕业研究生的欢迎。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的要求,为全面系统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学校从2013年起每年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公开向社会发布。


组织召开上海市老本科院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案例工作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团体辅导案例工作坊


辅导员上就业指导课


上海市第三届八校求职邀请赛决赛


指导笔试面试


2016年徐汇区新教师招录政策开讲


获奖证书


研究生就业白皮书


研究生校园综合招聘会


研究生职业生涯指导讲座



60、2015年,学校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基本帮困渠道、以“勤工助学”为主要帮困方式、以各类“奖学金”为激励手段、以“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形式为辅助措施的帮困助学资助育人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资助工作相结合。

2015年,学校从教育事业收入中提取资助经费超过当年学校事业收入的10%,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49名,共为318位困难新生办理入学“绿色通道”,缓缴学费212.27万元。学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执行我校奖助学金的各项评审规定,通过学生申请、学院初审、学校复审、公示等环节,保证各类奖助学金的合理发放。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共发放助学贷款992人,贷款金额659.26万元;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社会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7812人次,发放总额1406.735万元。发放各类冬季送温暖物资2000余份,价值近60余万元。2015年,学校组织各类勤工助学培训达45场,参加学生达到3000人次。此外,勤助中心与校内学院、职能部门以及校外企业积极沟通联系,全年共组织4场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招聘活动。全年共为学生提供620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60个爱心岗,2860个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参加勤工助学6600人次,勤工助学收入达到945.36万元。

我校积极拓宽发展性资助育人渠道,增强资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2015年组织困难学生参观中国商飞公司;组织困难学生观看优秀话剧,游览世博园区等地;选拔困难学生代表赴海外交流学习;定期开展“慈善公益沙龙”系列活动等,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内涵。



“绿色通道”校领导为困难学生发放爱心礼包



NFTE创业培训课堂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商飞企业参观


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组织“新生看上海”活动


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组织中秋游园会活动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


附件:
1、上海师范大学“榜样的力量”事迹宣讲会安排表

2、学风巡视简报20150302-20150306
3、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4、 就业质量报告(网络链接)
5、我校获批2个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
6、高校创业项目优秀组织奖名单
7、2015年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项目公示名单(发创业学生)
8、上海市第三届八校求职邀请赛落幕 我校学生勇夺四冠
9、上海师范大学各类社会奖学金管理办法
10、上海师范大学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
11、上海师范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细则
12、上海师范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13、上海师范大学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
14、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奖学金实施细则
15、上海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流程图(新生版)
16、上海师范大学费减免实施细则
17、上海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18、上海师范大学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管理办法
19、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20、上海师范大学学思助学金实施细则
21、 2015年度上海师范大学帮困助学工作汇报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