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成为上海自然博物馆首批志愿者

发布日期: 2015-04-20  作者: wenming admin   浏览次数: 1025   返回


 

        4月18日上午,2015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馆当天,来自我校的58名“小绿螺”率先开展志愿服务,位居各大高校志愿者服务人数之首。“小绿螺”之名源自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植鹦鹉螺外形,将志愿服务的理念与自然科学的精神有机地整合。



致力服务 志愿奉献

       崭新的陈设,零距离的展品,自然美与形式美的两相辉映,志愿者和参观者的井然有序,展开了一段自然博物馆的奇妙之旅。据了解,新建的自然博物馆中,很多珍稀藏品“跳”出了玻璃橱窗,为参观者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展览效果,也使得展品与参观者零距离这一国际办展惯例得以实现。但是,这也为志愿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志愿者们也向市民们提出了倡议:“博物馆内展示的很多不仅是真品,而且还是孤品,一旦损坏,就再也没有了。所以,这不仅需要市民的自觉意识,也少不了我们的认真工作、悉心提醒。”

       “小绿螺”们分布在各楼层的各个展馆,用饱满的热情迎接前来参观的游客。周婧是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她格外享受公益服务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我之前也在其他场馆做过志愿者,每次都给我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感觉。在锻炼了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实践经历,自然博物馆中科学与美学的完美融合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在“小绿螺”中不乏世博“小白菜”的身影,服务于“缤纷生命”场馆的高洁从小就是一名“自然发烧友”,对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也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在读研究生。热衷公益的她,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担任志愿者,曾参与寒暑假“爱心学校”的开办,也曾作为校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远赴广西开展教学。而如今,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的她成为了一名上海自然博物馆实习讲解员——一份融合了个人兴趣,贴合专业知识的工作,也使她禁不住感慨万千:“那么久以来的志愿服务真的让我收获颇丰,我在奉献中感到了无限快乐。因为我研究生阶段学的是生物教学,所以会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多地尝试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针对不同年龄的参观者,传递出相关的知识。我觉得我真的是非常幸运,能够有机会从事这样一份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因此我也格外的用心和珍惜。”


学以致用 专业保障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陈列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历程,以动物界各个门,各个纲,各个目的代表物种,并配有各种生态景箱环境,既科学展示了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又形象反映了它们的栖息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其中许多为我国特产和一二级的保护动物。馆内分布涉及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这也要求志愿者们的讲解有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生动的现场演绎。首批上海自然博物馆志愿者的领队——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陈丁思说道:“我们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到的志愿者涵盖了各学院,其中不乏来自生物专业、地理专业等相关学科的同学。上岗前,我们进行了多次踩点工作,并在校内开展了相关培训,为此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上海师大作为一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学校,会在日后的志愿服务中更好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提供专业保障。”


       据悉,我校共计招募近500名志愿者,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长期的志愿服务。“小绿螺”们将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迎接广大游客的到来,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供稿、摄影:校团委)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