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饶家驹先生的仁爱精神,纪念世界上第一个战时平民保护区,我校人文学院于11月7日携手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北京麦朵尔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等,在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饶家驹事迹介绍和纪念章首发新闻发布会,上海音像资料馆和法兰西史迹社团单位协办。
11月9日是 “上海南市难民区”(即饶家驹区)纪念日,此次“中国之友”饶家驹先生事迹介绍和饶家驹纪念章首发新闻发布会,是为了表达在淞沪抗战中对中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的“中国友人”饶家驹先生的缅怀和感谢。
发布会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苏智良教授为在场嘉宾详细介绍解读饶家驹先生与南市难民区的历史故事。上海音像资料馆综合编研部主任汪泯展示了饶家驹与上海南市难民区所遗留的珍贵历史影像,重温了抗战时期历史场景。发布会也邀请到了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马言斌先生致词。北京麦朵尔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保磊先生协同南京造币厂章雕塑师张长明先生为大家阐述有关饶家驹纪念章的创作、开发、制作等过程,开启饶家驹纪念麦朵尔(章)首发仪式。
饶家驹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1913年从法国来到上海。他宅心仁厚,尤其关心平民的疾苦。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他积极救助难民,在租界开办收容所。但还有大量难民集中在南市,于是他设法在中日间斡旋,说服双方同意划出一片供难民居住的区域,这便是南市难民区。这块区域东西北三面以民国路(今人民路)为界,南面以方浜路(今方浜中路)为界。南市难民区自1937年11月9日正式开放,到1940年6月30日结束,在中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坚持了两年零八个月,保护了30万中国难民。而且这一战时保护平民的“上海模式”,堪称是二战历史中最成功的救助难民的案例。饶家驹后来推动了南京国际安全区的建立,并在广州、汉口等地设立安全区来保护平民的安全。他是中国人民患难之交的国际友人,也是中国抗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见证人。饶家驹虽然是法国人,但视中国为第二故乡,为中国的救济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即使死后也希望埋葬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华的最后岁月里,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饶家驹”改为“饶家华”,足见其对中国的感情之深。
作为“中国之友”、“难民之父”的饶家驹先生,以他的博爱、智慧与坚韧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战时平民保护区。由他首创的安全区模式直接促成了战后《日内瓦第四公约》,战时平民保护成为国际法,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深远。
上海曾是二战中保护难民最出色的城市,不仅有南市难民区,还有犹太难民保护区。但如今,岁月如流,逝者已逝。南市难民区的老建筑已日渐凋零。保护这些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见证,正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使命。与会的中外学者呼吁,应该抢救当年难民区的建筑并加以修存,建立纪念碑,供人们了解和瞻仰,以丰富上海的文脉。
饶家驹纪念章由北京麦朵尔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与中国麦朵尔艺术俱乐部设计雕刻并发行。正面是饶家驹的半身像,栩栩如生;反面是饶家驹护佑着中国难童;还有饶家驹的法文签名,“中国之友”及《日内瓦第四公约》等信息。是一枚兼具艺术性、历史性和收藏价值的纪念章。 (供稿、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作者:赵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