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人文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在前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4月21日下午,学院在文苑楼704举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培训班开班典礼暨讲座培训,校党委书记滕建勇,上海市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华东师范大学思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邱伟光教授,校党委宣传部、校教务处负责人,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政负责人、试点课程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对如何理解全国及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学校协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他指出,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深刻领会、学深悟透,要深化对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认识和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牢牢把握办好中国大学的根本方向,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把握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动力,要牢牢把握办好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将“四个根本”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实践中,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育人职责,每一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一个元素都有育人价值。他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希望人文与传播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实践、积极探索,为全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开班典礼上,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学负责人介绍了课程试点培训方案。本次“课程思政”试点培训聚焦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精准挖掘专业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目标的内容映射,依托教工党支部充分发动,鼓励教师党员先试先行,尝试设计了“中国与世界”、“国学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三大系列,精心遴选15门试点课程,涵盖必修、选修、通识课,覆盖学院所有的12个专业,主讲教师覆盖老中青三代,从资深博导到新进“青椒”;建立辅导员助教制度,协同整合专业思政教育的力量;将学生愿望、思政资源和教师教学实现最大限度的融合,努力实现“凡有所学,皆有所养”的建设目标。
中文系副系主任刘畅作为试点课程教师代表发言,他结合自己试点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认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贯彻到课程教学中,将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的发展道路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深化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学潮流和现象,帮助学生坚定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开班典礼结束后,上海市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做了《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讲座。他认为教师的主要身份是师者,主体责任是育人,所有教师必须清楚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中,学校及学院党委必须担负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从机制体制建设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从教材、大纲、教法、评价等全过程开展改革,让教师有保障,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获得幸福感。
华东师范大学思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邱伟光教授为教师做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逻辑》报告,他认为课程思政具有丰富的内涵,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教师应该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重视课堂内外结合,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据悉,培训班要求每一位试点课程教师填写完成一份详细教案,包括试点课程的课程目标、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大纲及思政映射内容,同时教师要选取一个课时进行教案撰写,重点在分析这一课时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以及思政内容在教学中的体现。完成教案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分系列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思政教育元素的深度开发和挖掘。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培训班将推荐4-5名教师于本周进行试讲,邀请思政专家、辅导员、学生助教参与打分和评教,注重对学生感受的采集,进而对授课进行再次调整和修改。课程打磨成熟后,投入到公开课堂中,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开展,观察师生的互动和效果。
坐而论起而行。一支两支教师队伍是孤独无力的,当所有教师都结伴而行走在课程思政的康庄大道上,共同奔赴人才培养的浪潮,形成“课课能育人”的氛围,所有课程站在同一个立场,绘好育人“同心圆”。 (供稿、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