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滑稽艺术家童双春新书发布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 2015-05-08  作者: wenming admin   浏览次数: 640   返回


    5月7日下午,“海派滑稽与师范生的语言艺术”暨《满园春色关不住——童双春滑稽艺术人生》新书发布会在我校文苑楼二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上海沪港国际咨询研究中心、上海文化出版社负责人和上海曲艺界等众多艺术家和嘉宾赴会,我校师生代表和来自社区的部分曲艺爱好者共同参加。活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沪语节目主持人秦来来主持。


       整场活动热烈欢快,幽默生动,笑声不断,滑稽界著名演员云集,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李青,著名演员钱程,青年演员徐祥等亲临现场,并表演了经典海派滑稽选段。虽年过耄耋,但童老仍满面红光,精气神十足,他还现身说法,现场教学由著名选段《金陵塔》改编的《玲珑塔》。童老与李青一起同台演出,两位虽都已经高龄,但风采依旧,表演精彩之处引来台下阵阵掌声。

       活动中,童双春老先生还与台下师范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师范生们提出了许多语言艺术方面的问题和困惑,童老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欢愉,更像是一场长辈与晚辈的谈心。

       海派滑稽戏是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在200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童双春是滑稽界泰斗姚慕双、周柏春的学生,上海家喻户晓的滑稽戏、独脚戏表演艺术家,也是上海滑稽界著名的“双字辈”成员。他从艺以来,为推动海派滑稽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滑稽戏传承人。


       《满园春色关不住——童双春滑稽艺术人生》新书发布会上,校党委副书记葛卫华从童双春老先生手中接过了他向我校捐赠了的签名书籍。同时,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也聘请童双春、李青担任该院艺术顾问,并授予了聘书。



       这次海派滑稽艺术与我校结缘,源于两者对传承和发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同和一致追求。作为本市较早开展非遗传承与研究的高校,我校于2014年10月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民族文化记忆,促进和提高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尤其是组织开展推动非遗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各类传承活动。学校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在大学生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我校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等在全国首创了“90后”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传承的方式,将上海的 “码头号子”、“海派魔术”、“舞龙”、“皮影戏”、“民间糖画”、“田间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请进校园,并将这些“非遗”元素转换成艺术作品,在国内外用表演和展示的方式开展文化交流与传播。学校还发挥教师教育的优势,注重在师范生中进行“非遗”文化教育和熏陶,以期通过“未来教师”,更好地推进上海中小学的“非遗”文化传承。作为上海地方院校,我校的上海学生比例比较高,大学生对海派文化和滑稽戏比较亲近。同时,艺术教育也成了学校办学的特色之一。本次活动契合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在“文教结合”、“艺教结合”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我校原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作为一座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应不失民族特色融入国际化进程,彰显区域文化特点,推进海派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上海师大作为一所扎根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地方高校,对海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对推动其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非遗中心”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海派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让师生感受“上海话”在滑稽戏中的韵味和魅力,尤其在师范生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主办方负责人之一上海沪港国际咨询研究中心主任王其康表示,同为语言的艺术,如何借鉴滑稽艺术中的语言特点来提升师范生在课堂教育的质量和幽默感是值得尝试探讨和研究的。

(供稿、摄影:宣传部)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