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五个一“心理保健操” 为师生打造升级版心理守护

发布日期: 2022-03-31  作者:    浏览次数: 226   返回

“最近感觉特别难过,觉得好孤独”校园疫情封闭期间的小婷本来想跑步解压,保安大叔却让她戴好口罩不要跑,“我当时就觉得好难过”。“隔离上网课不适应,毕业论文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压力比较大⋯⋯”这是毕业班小肖同学的困扰。

在按下“慢行键”的上海师大,有这样一群心理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密密麻麻标注信息关键点的工作台账,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面对面、网络视频、电话、邮件,是他们温暖学生的“心灵守护区”;从晨曦到夜幕,“嘀铃铃、嘀铃铃”的心理热线守护着全校2万余名学生⋯⋯3月15日,千余名师生扫码进入学校“锵锵三人行”直播间,听心理学专家聊“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认识焦虑情绪?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心理韧性和心理复原力。教育学院心理系蔡丹教授说,“封闭管理期间产生应激情绪或感到焦虑是心理情感的正常反应”“要学会接纳和调整情绪,从失控的生活中找回控制感,积极的心理情绪便会如期而至”。贺雯教授“支招”学生避免“心理噪音”,学会让生活从无序走向有序,寻找疫情下学习的心流体验,学会制定难度适当的任务静心、安心、全心学习。在上海师大,一场场“疫情下的心理调适与积极情绪”“疫情之下如何安排学习”等专题讲座,是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关心关爱,更是心理守护。



“老师,我发现我的情绪不对劲,总是静不下来,容易不耐烦”“不知道为什么隔离的这几天大家脾气都不好?” 在上海师大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收集整理的学生情绪“卡片”中,焦虑、不安、烦躁等关键词仿佛是隐藏在阴霾中的危机。一次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个接纳眼神的传递、一个微笑表情的共情、一句真诚肯定的接纳⋯⋯无论是面对面还是线上心理防“疫”咨询,学校心理咨询老师都用可能无形之中促成积极改变的方式,无条件倾听、接纳和支持学生走出阴霾、拥抱阳光。



“静一静”正念觉察接纳,给身体找一处安静安全指出,静心体会;“想一想”把烦恼具体化,用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思考收获;“清一清”清掉不必要的刷屏、不必要的自我加码;“聊一聊”找朋友、自己、专业资源聊聊,加倍快乐,减半忧伤;“动一动”转移注意力、静静放松感觉、增加自我掌控感。这套“静、想、清、聊、动”的五个一心理保健操,让上海师大学生找到释放身心的操作指南。“对我而言,我的工作是耗能的,但也是温情的”正处于闵行古美街道封闭在家的心理咨询师周老师这样说,“我们和学生在云端一起探讨封闭管理情绪调节、云端学习、劳逸结合、自我关怀和人际互动等主题,探索自我成长、减压放松情绪、挖掘生命潜能、激发学习动力。”而此时,周老师母亲正生病在医院治疗。而像周老师一样的心理人,封闭在徐汇校区坚持一线工作的吴老师,孩子还只有一岁。

上海师大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培育单位,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目前,中心正在开展色彩养心、音乐养心、运动养心、草木养心等丰富多彩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开展心理电影赏析沙龙、解忧星球、心理委员邀请信等互相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学生心理困扰,助力缓解心理障碍,守好校园心理防线。在上海师大,心理战“疫”的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片段,或许是一抹微光,但却是照亮学生勇敢面对疫情、积极面对生活的微光。

 

 

(供稿、图片:校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