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来校为大学生讲《红旗颂》创作中的爱国情怀

发布日期: 2019-06-06  作者:    浏览次数: 175   返回

6月5日下午,我校“光启音乐大讲堂”邀请年逾九旬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在音乐学院小音乐厅就吕老脍炙人口的交响序曲《红旗颂》的创作背景、修订过程以及作品背后的“红色情怀”展开座谈。

座谈会上,副校长蒋明军代表学校接受了由吕老签名、今年5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刚出版的《红旗颂》定稿版,音乐学院执行院长施忠、党总支书记高亭、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以及音乐学院的师生党员参与了访谈,访谈会由音乐学院宋小璐副教授主持。在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面向高校师生举办这场以高雅音乐为载体的红色专题讲习活动,是融意识形态教育于高校美育课堂、传承革命文化、激励忠诚信念、弘扬爱国精神的有效举措。


吕老以三个人生梦想为引,将流淌在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汇集成乐章。吕老首先回忆了他70年前(19岁)作为华东军区文工团成员进入上海时的壮观情形和兴奋心情,随后分享了他从军(10岁)、入党(15岁)、习艺(12岁)和工作(20岁)经历中令他难忘的几个片段,尤其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三次圆梦经历——革命家梦、音乐家梦、电影艺术家梦,言语之间洋溢着对党和国家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深感激之情。当回忆起他15岁在老乡家里的油灯旁宣誓入党的庄严瞬间时,吕老情不自禁地再次复述了令他刻骨铭心一辈子的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以至献出生命”。听众们至此终于明白,若非对党和国家怀有如此忠诚的信念,他又怎能写得出如《红旗颂》那般庄严、崇高和令人感动的音乐!

《红旗颂》借鉴了欧洲交响序曲体裁的管弦乐媒介、标题性构思、单乐章布局和主题发展手法,融入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性音乐语言、再现性三部曲式、象征国家身份的标志性音调(国歌素材),以及表现英勇民族精神的抽象性叙事情节(沉重苦难中的无畏奋进),这是一位中国作曲家自主改造和利用西方音乐体裁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一位自称“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烈士之子用一种美妙的“世界通用语”来讲述的“中国故事”。

吕老说,完成《红旗颂》初稿只用了7天,但修订完善这部作品却用了54年!这首管弦乐的创作,始于1965年2月上海音乐家协会党组会议上贺绿汀、丁善德、孟波等音乐界前辈们的一次提议,即邀请时年35岁的青年作曲家吕其明为当年的“上海之春”音乐节创作一部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党和军队的作品。年轻的吕其明锐意受命,联想着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场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悲壮情怀,还有父亲吕惠生在国难当头之际写下绝命诗并毅然从戎的无畏精神,他思如泉涌,走笔如飞,在短短一周时间便完成了初稿。

“我把我真实的体验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全都融进了音符”,吕老这样回忆道。不过他谦称自己“在写作这部作品时,作曲功力还不太够,没有达到‘一锤定音’的级别”,故而想对作品做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又考虑到“大家已经听习惯了”,一下子修改太多会影响《红旗颂》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辨识度,故而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步修订的办法。就这样他改了足足54年,从当年的青年才俊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人,《红旗颂》定稿成了他题献伟大祖国的寿诞贺礼。

作为访谈嘉宾的施忠教授说:“吕老半个多世纪修改修订《红旗颂》,既体现了老艺术家尽善尽美的艺术追求,更是吕老作为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炽烈热爱的精神写照”。费维耀社长从八个不同时期的《红旗颂》修订版谈起,也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吕老和上海音乐出版社的渊源以及吕老满满的爱国情怀。

与吕老的访谈谈同时也是音乐学院6月的主题党日活动,近百名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聆听《红旗颂》的崇高音乐和它背后的感人故事,不啻为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使我们再一次深切感受到高妙音乐的美育功能以及伟大艺术家的典范效应。这是一堂催人奋进的党课,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作曲课,这是一堂感人至深的历史课。这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发生在上海。以“城市音乐文化叙事”为特色专题的上海师范大学“光启音乐大讲堂”,致力于发掘更多属于上海的感人故事。


  (供稿:音乐学院  摄影:宣传部、音乐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