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大会

发布日期: 2025-09-10  作者:    浏览次数: 11   返回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9月10日下午,学校在教苑楼多功能厅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大会。从教三十年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职能部处、直属附属单位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全校教师的美好节日。全体校领导到场向全校教职工送上节日祝福。

立德树人 不负使命

校党委书记林在勇代表学校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他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当前,国家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系统性部署,明确提出要突出师德为魂、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和创新为要,推动教师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上海师大作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校,应主动回应科技变革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使命,将教师教育特色融入教育强国建设脉络,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

林在勇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坚守初心、铸魂育人,心怀“国之大者”,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要提升本领、深耕教坛,积极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卓越教师;三要胸怀大局、勇担使命,紧扣国家战略急需,加强产学研用融合,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注入师大力量。

师道传承  薪火相继

大会举行从教三十年教师表彰仪式。校长袁雯宣读了2024-2025年度从教三十年教师名单,并为他们颁发纪念证书。卅载春秋守初心,三尺讲台育桃李,从教三十年的教师们用青春与智慧诠释了师道永恒的价值内涵。

在深度访谈环节,心理学院贺雯教授与她的博士后、心理学院青年教师童薇,图书馆特藏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戴建国老师与博士后、青年馆员宋雪春,两对“师徒”代表从教三十年教师分享了育人心得与传薪故事。

贺雯三十年来始终秉持“以心育人”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术研究之余保持对生活的好奇与热爱,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戴建国在古籍保护与服务一线坚持“有温度的服务”,建立起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温暖连接,使师大图书馆成为众多学者念念不忘的学术港湾。两位青年教师则表示,“以心育人”的教育情怀和“有温度的读者服务”既让他们的成长受益,更会在青年教师之中传承接力。访谈生动展现了心理学院师德师风的“双维传承”模式与图书馆基于开放融合创新的知识服务体系,让现场与会者深切感受到师道精神在代际之间的生动传承。

数字赋能 师韵流芳

会上,全校一站式优秀教师宣传展示平台——“我的老师”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风采专题网站(http://wdls.shnu.edu.cn)正式上线。六位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共同为网站揭幕。

网站汇聚了学校优秀教师事迹、师道文化资源与师德建设成果,设置六大图文主题栏目和一个视频主题栏目。“师大先贤”致敬廖世承先生等师大奠基人,“名师领航”荟萃荣获省部级以上师德荣誉卓越教师,“世承师表”展现学校师德楷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校级师德榜样,“青言青语”专为青年教师构建朋辈互助的交流场域,“教坛躬耕”呈现各学院、部门在师德涵养、育人实践中的创新举措,“师道探赜”集成近年学校师德研究成果,“上师光影”视频专栏则展现师大优秀教师群像。网站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终端访问,其建成启用是学校推动师德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举措,为弘扬师道文化、展示教师风采提供了全新载体,搭建了一座线上师道文化殿堂。

同时,网站全新上线三部我校教师的育人视频短片。包括“师道永恒”系列专题片第八部——讲述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著名戏曲史学家、理论家,影视与传媒学院朱恒夫教授育人情怀的《刻苦著述、潜心育人的“燃灯者”》,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杨伊副教授的育人故事《追逐光 成为光》,以及第十批援藏——上海市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领队、日喀则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张小波的援藏故事《创新支援机制,赋能人才成长,打造教育援藏新样板》。

协同聚力 筑梦未来

大会还通过视频《云涛共举德为楫,春雨同携润师心——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服务行动》全面展示了一年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服务行动以师德建设与服务教师发展深度融合为核心,各部门通过制度筑基、学术赋能、群体共融、师道赓续四大专项行动协同聚力,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教师成长支持生态,为培育新时代“大先生”注入动能。

一年来,学校编制《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指导手册(试行)》(二级学院版),创新“清单式”制度供给,将师德要求全面融入教师职业发展各环节。打造“跨学科沙龙”和“青语空间”,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实施“使者计划”,充分发挥海归教师桥梁作用,组织中外教师共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搭建跨文化育人共同体。系统构建“新入职教师——从教三十年教师——荣休教师”师德传承体系,实现师道精神代际接力。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学校以跨部门协同推动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成效,展现了各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服务教师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悉,在9月至10月的师德师风建设月中,学校将开展“我和我的老师”育人故事征集、“老师教我做老师”主题征文和教师风采“感人瞬间”短视频征集等三项师德建设活动,成果将在“我的老师”主题网站集中展示。


(供稿、摄影: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