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10月28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以“第一议题”的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师大更大力量。 校党委书记林在勇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全会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学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会精神落实,把全面贯彻落实《建议》部署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新布局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趋势,切实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定“重服务、强贡献”导向,践行“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理念,深入实施学校综合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上海师范大学的智慧与力量。 学校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认真学习全会精神,掀起学习热潮。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昉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明确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加突出教育、科技、人才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等教育作为这一支撑的核心枢纽,必须坚持从全局出发,进行系统性、前瞻性谋划,强化制度创新,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要立足教师教育特色,同时要注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在综合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变与不变”“快与慢”“公平与效率”等辩证关系,在创新发展中守住育人初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贡献最大的力量。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魏峰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三大使命,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师范大学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学校要对标行业产业需求,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聚焦重点领域,落实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微观改革,强化产教研协同育人,深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上海城市发展。通过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与资源配置,构建更加公平、高效、有温度的学校生态,增强师生获得感与幸福感。我们要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把学校打造成中国教师教育的“上海标杆”、支撑上海城市发展重要支点和“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重要枢纽的美好愿景作出贡献。 人文学院院长董丽敏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指导性意见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与根本遵循,为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及社会服务提供了根本指引。作为基础性文科学院,我们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学科化阐释与创造性转化,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价值内涵与时代精神;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科研中,要鼓励老师立足当代中国的实践经验,积极参与三大体系建构,努力产出回应时代关切、凝聚社会共识、滋养人民精神的学术成果。 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锚定了战略方向,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蓝图。我们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内在逻辑,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时代新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要勇担“教育强国”师者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探索教师教育新路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激发“教育创新”内生动力,面向未来教育,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治理模式,推进数智教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 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全会精神对于促进上海强化“五个中心”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成卓越全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立足上海,将服务城市战略落到实处,重点从人才培养和智力贡献两方面发力。在人才培养上,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三大先导产业,以及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核心功能需求,着力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智力贡献上,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与制度型开放能级、探索超大城市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路径等重大课题,产出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为上海在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陈欣怡同学说,全会擘画的蓝图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稳中求进的战略智慧,每一项部署都彰显了党带领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我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专业学习,锐意进取,为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人文学院2025级汉语言文学(光启实验班)专业张倩倩同学说,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文化强国建设的号角已然吹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我深知自己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要做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未来将积极参与文化实践,用专业所长讲好中国故事。 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潘镭文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未来五年是科技创新的攻坚期和关键期。当前,生命科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精准医学等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赛道。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勇担科技报国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与智慧。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级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赵静萱说,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让我深感使命在肩。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我会持续关注学科交叉融合,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展现研究生的担当与作为。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2024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奕涵说,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内容,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更要聚焦专业所学,针对领域内重点难点问题,如高端芯片、核心算法等,努力钻研技术,积极参与产学研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关注国际前沿,参与学术交流,以科技创新助力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供稿:宣传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