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学校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志愿者工作体制,建立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学校志愿者服务总队以“基地化建设、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培育、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工作理念,形成了从招募、选拔、培训、上岗到保障的完整工作机制,建立了梯队化、合理化、规范化的志愿者队伍长效管理模式。 志愿者由学校志愿者管理中心对校内公开招募。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现场招募,以在校园内设置展板、发送宣传单的方式告知招募事项。二是网络招募,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发布招募启事,面向所有在校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网站 在志愿者正式上岗前,学校会定时定点组织志愿者培训。培训形式一般可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通用培训主要包括通用知识、基本技能和精神素质等。专业培训的内容是各类志愿服务必须的业务知识和专项技术。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沟通、管理、策划等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岗位细则、工作任务、业务流程等。 作为上海市首家与志愿者专网合作的高校,为了进一步梳理志愿服务项目发布、管理、评估、教育体系,完善“项目+团队”模式的管理机制,学校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志愿者网站”平台,落实“公益学分证书”,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我校的志愿者手持上海志愿者证,志愿服务结束后可在读写器上记录时间,由后台同步更新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更规范高效地统计志愿者服务时间。通过志愿者专网,我校各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也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平台。 学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资料库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统筹管理全校的志愿者。通过资料库的平台,将每位志愿者常规及专项培训情况、参加服务项目及志愿者服务情况、奖惩情况、志愿者级别等各方面数据进行汇总,完成对所有参与过服务的志愿者的个人考评。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校始终把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积极展现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和高尚情操,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使志愿服务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附件:新闻晚报:关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上师大:全程数字化招募志愿者上海志愿者专网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的志愿者们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常年活跃在各志愿服务岗位,不断满足常规性志愿服务、重大赛事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的需求。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成果广泛共享。 法政学院志愿者服务队 美术学院志愿服务活动 旅游学院志愿者服务队 2014年寒假,我校共开展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类志愿服务及地铁、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志愿服务近30项,近千名师大学子投身公益服务。一批批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强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技能、社会阅历,也培养了他们奉献爱心、投身公益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人文与传播学院孙中山纪念馆、美术学院徐汇艺术馆、对外汉语学院土山湾博物馆等场馆类志愿服务为游客进行讲解和指引。“春运潮”的到来使得上海各大交通枢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来自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学院的志愿者们分布在上海火车站、地铁世纪大道站、虹口足球场站等几大交通枢纽处,成为了站台里的百事通。商学院的“春运暖人心”上海南站春运志愿者服务从寒假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年夜,志愿者热忱、敬业的服务成为了春运回家路上一条亮丽而温暖的风景线。 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2013年“12•5”国际志愿者日前后,各学院志愿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有的结合专业特色,如:外国语学院蔡元培故居双语讲解志愿者、音乐学院世博纪念馆公益演出《在你身边》、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志愿服务;有的服务文化类场馆,如:人文与传播学院孙中山纪念馆、数理学院陆家嘴图书馆、法政学院上海电影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志愿服务;有的关注弱势群体,如:体育学院钱桥孤老慰问志愿行动、旅游学院南桥阳光之家服务残障人士;有的关注校园建设,如: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后勤职工爱心义教活动等。 设备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获徐汇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2013年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青春筑梦 知行并重”,内容涉及三大版块、八大分类、百个项目的实践活动,超过15000名大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其中500余名为学生党员, “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立项111个,开办爱心学校152所,为43个场馆提供志愿服务,88名大学生参加区县挂职锻炼,83人参加“三下乡”外出考察。 外国语学院甘泉社区爱心学校 附件:公益在心 快乐志愿 国际志愿者日师大学子活跃申城汇青春智慧 做改革先锋 学子寒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上海教育新闻网:服务社会需求 献计城市发展 上师大学子暑期忙实践设备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获徐汇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学校紧密依托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活动平台,开展西部扶贫、“三下乡”等志愿者活动。其中,广西“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多次获得表彰,曾经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民政部“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最佳项目”等荣誉称号;贵州支教团是研究生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已坚持9年赴贵州安龙开展支教服务。2013年4月,学校获评“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 《广西日报》教育版头条报道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事迹 2013年,学校在校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西部教育专项活动。全年在西部教育方面累计支出48.9万元,开展学生支教、教师来沪培训、送教下乡、物资捐赠、“千元计划”等项目,项目辐射范围广、受益学生数多。主要项目有:伊顿贵州安龙支教项目接力第九年,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及安龙一中老师来沪培训;首届大昌行西部教师培训班圆满结业。培训班为期20天,25位一线教师均来自我校挂职教师和支教志愿者所在地——西藏日喀则、甘肃酒泉、广西田阳和安徽泾县;上海韩哲一教育扶贫基金会与我校基金会合作第五年,“曙明计划”助力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暑期三下乡活动。2013年5月,校基金会和校团委共同前往支教志愿者所在地广西田阳县进行慰问,实地探望支教情况和当地教育现状,为当地学生送去学习和文体用品。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是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2013年12月,在徐汇区体育局的牵头下,我校16名志愿者经过逐层选拔、赛前培训脱颖而出成为大赛颁奖环节指定礼仪志愿者。这也是我校志愿者继2011年世游赛、2012上海大师杯网球公开赛志愿服务后又一次亮相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此外,在2013“西岸”双年展、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等大型活动中,也活跃着上师大的志愿者。 校礼仪志愿者亮相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我校学子服务“西岸”双年展 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 附件:《广西日报》教育版头条报道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事迹城市风采 青春绽放 校礼仪志愿者亮相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商学院学子承担第七届东方心脏病论坛志愿者工作广受赞誉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获好评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抵达广西开展爱心服务新民晚报:上师大资助志愿者接力支教 ——每年捐赠30万元开展“千元计划”绽放在西岸 传承新文化 我校学子服务“西岸”双年展 学校注重打造志愿服务的品牌,不断提升核心品牌内涵,扶持新生品牌。爱心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曾经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服务集体”称号。在多年实践中,爱心学校从招募培训、教学实践到总结回顾,形成了“三个模块、九项工作”的成熟模式,具有极强的规范性、操作性。爱心学校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办学十八年来,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放假在家的孩子、福利院的老人、白血病的患儿、出租司机、高墙内的少年、家政女工、外来务工者都能在爱心学校收获成长和快乐。20年来,爱心学校以其独特的人文情怀、育人功能和社会影响,滋润着每个上海师大学子的成长,也成为上海师大青年影响社会的重要途径。2013年,“爱心学校”从上海市300多个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市“青年影响社会”十大公益项目。 爱心学校荣膺“青年影响社会”年度十大公益项目 此外,教育学院的“大带小”外来务工子女阅读关怀项目、美术学院的自闭症儿童关爱项目、谢晋学院的“影响激活人生”项目,人文学院的微笑志愿者服务队、商学院的彩虹志愿者服务队、建工学院的人工石志愿者服务队、信机学院的李斌志愿者服务队也都逐渐成为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新品牌,其中“影响激活人生——‘五义’爱心慈善项目”获评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 “影像激活人生——‘五义’爱心慈善活动 学校不断拓展志愿者服务平台,培育体现学校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基地。2013年,学校又新增两个志愿服务基地,分别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与上海植物园合作建立的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和对外汉语学院与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共建的精神文明基地。在上海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启动仪式上,学校被授予上海首批文化志愿者基地,全市共11家。 附件:爱心学校荣膺“青年影响社会”年度十大公益项目东方教育时报:“大带小”儿童课外阅读社团走进智障生家庭坚持十年志愿服务 人文学院受市委宣传部、文新集团表彰建工学院人工石志愿者服务队特色简介影视学院爱心活动获民政部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人文学院微笑志愿者服务总队特色介绍商学院彩虹志愿者队介绍信机学院李斌志愿者服务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