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激励广大教师将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师道永恒”为主题,从师德培育、师德激励、师德展示全方位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师德风尚,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筑牢师德底线,营造全员育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1-4-10
学校进一步完善师德和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制度,设立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科学伦理道德委员会,重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师德、学术道德进行把关。制定并正式颁布了《上海师范大学学术道德守则》《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章程》《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据有关政策与法规,我校切实有效地遵守学术道德守则,指导推进学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对有关违反学术道德的各种事项坚决进行处理,从制度上进行监督保证,创造干净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
2016年11月26日,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成立暨核心价值、教师道德与立德树人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召开。研讨会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兼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滕建勇共同为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揭牌。该中心 系全国成立的首家师德研究与评价机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调研员赵建军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上海师范大学成立的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是全国成立的首家师德研究与评价机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当前,在推动建设长效机制“落地生根”、破解师德领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师德考核评价等方面,师德研究与评价都大有作为。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会长、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发起人、上海师范大 学教授王正平结合自己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感悟,发布了《新师德宣言——我 们的师德信条》。这个新师德宣言明确提出,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是全部教育教学工作的 价值基础;新的社会环境,需要建构与时俱进又面向实践的新师德,重筑时 代新师魂;面向实践,皈依真理,才能重建合理的、人人应做、人人能行的 师德规范和师德标准;合理的师德规范,应能恪守底线、追求高尚、自他两 利、提升自我,促进专业发展。同时,新师德宣言还明确提出体现新时代师德基本要求的“师德五心”, 即“责任之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仁爱之心”,为学生一 辈子的幸福生活着想;“敬业之心”,严谨治学,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专业责 任;“乐群之心”,关心集体,尊重同事,自重重人;“爱国之心”,有家国情 怀,在教育和教学岗位上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智竭力。
学校定期对本校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进行自查自纠,包括及时妥善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认真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答复一起。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中严格掌握政策尺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严格区分学术不端与不同观点争论的界限,鼓励创新。学校对项目的立项、结项、文章发表、成果评价推广等各个关键环节防止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建立了一套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体系,为学术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同时,结合项目、课题申报活动开展一系列学术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学术规范意识和学术道德修养。学校还专门建立了“上海师范大学学风建设专栏”网站,定期宣传学风建设的政策、动态和新闻。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视导员制度。教学视导员是一支由热爱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治学严谨并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退休教授、副教授组成的专职队伍。他们通过随机跟班听课、巡视教学场所和考场等方式,调查了解各院(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及学风情况,并填写“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表”,定期上报教务处。同时,学校、院系还组织多种形式领导、同行听课,随堂听课已经成为学校抓教学质量的常规工作。学校领导分别到奉贤和徐汇两个校区听课,深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风。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在随机听课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有针对性、主题性的听课活动。2015-2016学年,学校领导、各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和教师等共听课1452节,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831张;视导员在两校区共听课1252节,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563张。视导员听课和学院同行听课的覆盖面在16%左右,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优良比率在90%以上。
学生评教是学校一直坚持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师德师风的重要举措之一,该制度自2003年起执行至今。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一直坚持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自2003年起,学校启动全校范围的学生评教活动,并把学生评教纳入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学生评教的结果成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评教每学期进行一次,并对学生最低参评率进行规定。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2015年前,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效果方面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作业要求、课堂秩序、教学效果7个要素,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为了更好地反映人才培养中心地位,2016年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做了重大修改,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对课程的了解、对课程的兴趣、课程的挑战性、教师教学负责、学习的收获5个要素,这些指标更多是从学生自身需求的满足度方面评价课程教学。2015-2016学年,全校共有8475个教学班,其中8132个教学班参与学生网上评教,根据网上评教学生人数10人及以上和学生参评率70%及以上评教有效的要求,获得有效数据7369条,有效率为90. 6%。据统计,2015-2016学年,全校2个学期本科课程教学学生网上评教的平均值分别是4.78和4.69(满分5分)。通过近三年学生网上评教的数据分析,学生评价的总体得分逐年上升,趋势明显;各评价要素的评价也是逐年上升;其中课堂秩序表现最好,逐年保持上升的同时,评价一直保持最高,说明教风学风建设卓有成效;教学效果虽然逐年上升,但总是排名靠后,说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改进。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章程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章程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
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成立
《社会科学报》报道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在我校成立
1-4-11
上海师范大学准确把握师范院校师德建设的“双重责任”和“双重效果”,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首位,将“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全员育人氛围。学校倡导广大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和校风,形成了以传承一条文脉,覆盖两代师表,全校合力共建为特点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大格局,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继承优秀传统,彰显“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廖世承是上海师范学院首任院长。学校继承廖世承的教育思想,借鉴其师道、师范的理念,成立“世承班”,筹建“世承书院”,将师德教育贯穿于培养卓越教师的全过程。学校精心选取60位名师先贤的师德风范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编撰出版了三部《师道永恒——上海师范大学名师列传》;动员广大教师讲述教书育人中的师德感悟和体会,编撰出版《为人为学为师——百名上海师大教师话师德》,通过树立师德师风典型,彰显“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舍身救助遇险学生的贺宝根烈士和抗洪救灾献出生命的肖维海烈士都是学校师德典范,学校为两位烈士塑立铜像,出版事迹专辑,成立学生德育社团,让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代代相传。
榜样示范引领,营造优秀师德师风建设的氛围。注重机制创新,激发职业认同,建立由宣传部牵头,学校办公室、工会、人事、教务、社科、学工、研工、团委等部门协同的师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年度师德建设活动方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学校连续十多年开展新教工宣誓、三十年教龄教师表彰会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倡导身正示范,强化师德感召,通过举办“寻找身边的‘张丽莉’走进上海——师德建设论坛”,激励每一位师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大力推进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全覆盖,实施坐班答疑制;选拔师德与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学生的班导师,全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建立上海市特级教师寻访师大校友项目,开设“名师论坛”,把师德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探索大中小德育协同创新能力。学校还与首批8家、第二批13家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共建,聘请优秀教师担任德育导师,树立了“班主任德育讲坛”品牌, 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育德能力。推进师德实践,提升育德能力,制定《上海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意见》,通过德育实践和创新基地两大平台,开展优秀校长、班主任寻访活动,出版《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丛书》,作为德育教材;建立学生生活园区德育实践实训室,开设讲座、交流、咨询活动,强化浸润式师德教育;设立“师范生德育实践创新项目”,共培育四期32个学生德育实践创新项目等,系统开展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关爱学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全方位构建学生师德教育分层体系;举行“世承杯”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生技能大赛,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以赛促学,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能力,以赛促建,全面提高师范生师德师风和综合素质。
开展系列活动,践行师道永恒。学校每年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方案并贯穿全年。从2008年起,学校连续8年举办“师道永恒”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从师德培育、师德激励、师德展示三方面丰富师德内涵,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格局。2015年10月,学校荣获中国教育伦理学会授予的“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成为首批18家授牌单位之一。树立师德标杆,引领师德风尚,学校每两年评选“师德楷模”,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师德小故事”征集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培育和宣传教师队伍中的师德典范,弘扬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形成人人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道德氛围。以榜样示范为引领,多年来涌现出了全国师德楷模孙雅艳、上海教书育人楷模苏智良、国家级教学名师卢家楣、全国优秀教师周中之等先进师德典型,学校荣获上海教育系统师德建设优秀项目奖(2015),被授予“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单位(2016)。
苏智良教授当选201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孙雅艳当选全国师德楷模在京领奖
师道永恒2015——庆祝教师节主题大会
从教三十年教职工表彰会
爱心点燃希望慈善义卖活动
1-4-12
学校根据不同群体新近青年教师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分层教育。每年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学术骨干、留学回国教师座谈会,了解思想动向,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生活安置等教学科研和生活问题。为加强新聘任教职工的培训力度,学校将师德教育内容纳入了新教工岗前培训内容板块,并为新聘任教师配备教学科研双导师,导师均由德高望重的高职称教师担任,对新聘任教师的师德、教学态度、教学规范,进行一对一指导示范。学校先后举办各类青年教师培训讲座二十多场,参与教师600余人次;组织300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产学研合作、国内访学、境外访留学和短期培训、实验教师进修实践等,多人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学校注重加强新进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使他们牢记“师德为先”,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树立“教学为要”的理念,并通过老带新的助教制,使青年教师爱教、乐教、善教。2015年3月,学校举办“缘来一家人——上海师范大学新进教工联谊活动”,活动以传承“师道永恒”师大精神、合力奋斗共圆师大梦为主题,将师道与奋斗的精神融入青年教工的心中。活动中,校领导为新进教职工赠送了《师道永恒》系列丛书和《为人、为学、为师》一书。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李利珍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与新进教师分享自己在教书育人中的体会和感悟。两位教授带教的青年教师马雪影、殷子为分享了自己进校以来在师德、专业方面的努力和收获,新进教工畅谈了自己的师大梦。
学校注重宣传青年教师在师德教学中所发挥的模范作用。2016年,“青春在讲台——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大会”在我校举行。我校选手潘黎勇、林方婷分获人文科学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一等奖,并获得“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姜杉、邵琳分获社会科学组、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三等奖;应叶获得非语言类外语教学学科组优胜奖。学校凭优秀的竞赛成绩和出色的组织工作获得历史上首个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举行“师道永恒——2016上海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月主题活动”“我与三尺讲台——上海师范大学女性发展论坛暨优秀女青年教师资助金发放仪式”,邀请五位获奖青年教师分享他们事业家庭兼顾、比赛与工作互相促进的体会。学校通过新闻报道,校报专版报道,校、工会的微信订阅号等形式,将师德与教学紧密结合,对2016年市、校两级教学竞赛进行广泛宣传。
缘来一家人新教工联谊
校领导向新进教职工代表赠送《师道永恒》、《为人为学为师》等书籍
2016年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五位获奖青年教师受到表彰
“环博行”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出访青年教师在Moeng学校前留影
1-4-13
学校十分重视师德规章制度建设和师德考核工作。目前学校正在筹建师德建设委员会,以统筹并系统推进学校师德建设。学校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建设,将师德教风与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出国进修选派、各类奖项评选、各种人才培养计划申报以及科研项目评审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学校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明确教书育人职责,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强化师德监督,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惩处机制和问责机制。学校不仅制定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相关文件,并常态化地组织了教学督导人员巡回检查、校院两级巡查。学校十分重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出台了“1+5”学术管理体系:校学术委员会和五个专门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除学位评定委员会规定由校长担任外,其他各个委员会的主任及委员均由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的教授担任,充分体现“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等三个学术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一线教授的咨询、指导、监督的作用。在师资录用、晋升中,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全程参与,严格教师队伍准入遴选程序,加大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在师资招聘和人才引进、考核中的评价权重。同时,学校委托各学院组织思想政治表现考察组,负责对应聘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进行考察。学校还在《关于新进一般教学科研人员聘期考核的细则(试行)》、《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职责(试行)》等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态度等内容。
附件:
1.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章程
2.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章程
3.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