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出台《上海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优化学科布局,科学规划队伍结构,加大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制定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务工作队伍培养规划,完善符合辅导员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纳入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推动价值实现、制度创新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3-8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要求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全校专职思政课教师53人,师生比达到1:393,师生比基本符合规定配备要求。学校每年度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师资队伍建设相关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对思政教师招聘严把入门关。学校专门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对思政教师进行培训;校内配备双导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辅导帮助。

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老、中、青搭配,经验与活力相得益彰的教师团队;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支持教师交流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的职责要求,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突出教学环节的评价,注重科研的针对性与教师发展空间的可容受性。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培养青年教学骨干;邀请校领导、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走进思政课;推进学院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助教参与小班课堂讨论,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研究生的有机联动。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校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在校级层面成立“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从一线辅导员中遴选一批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教学能力强的辅导员骨干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专职讲师,同时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商学院、哲学与法政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学院知名教授、专家作为兼职讲师,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目前有讲师40余名。学校还邀请上海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青教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讲师进行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同时组织讲师团成员赴上海自贸区、中国商飞等地开展现场教研活动,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落实课前备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等教学制度,自2017年课程优化改革以来,所有讲师评教得分优秀率为100%。师资队伍改革成效显著,在近三年的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已有6名讲师先后获得上海市奖,越来越多的辅导员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走上了讲台,踏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大政方针为主线,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设置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四大模块。每个模块由相应领域专家和专业出生的辅导员共同确定教学专题、制定教学大纲并制作讲义和课件。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坚持“零时差”更新教材和课件,在第一时间内将国内外热点事件和变化态势更新到已有的课件当中,实现教材常用常新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开设专题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教材建设指引,在突出重点、把握方向的基础之上保障教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全校公选课系统,在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授课教师的基础之上,打破学科、专业限制进行选课,增强了“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的“粘性”。在课程形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网络课程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交流,制定完善的线上学习考核标准。此外,还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专业实践场所,在授课的同时实现与专业实践的互补,生灵活现地增强授课效果。在课程考核上,将考核内容设定为出勤情况、网络学习、小组汇报、期末考试等部分,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2017年以来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成效显著。2018823日,教育部官网以《上海师范大学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为题,201874日,新华社以《上海师大:着力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为题,2018515日上海市教委以《上海师范大学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和专业化建设成效。此外,我校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也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走上了讲台,提升了专业化素养。在近三年的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比赛中已经累计有5位讲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其中在2018年上海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比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陈琳和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戴宁宁老师荣获二、三等奖,为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心助力。我校将继续坚持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导向、着眼价值引领、强化合力育人的理念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打造同心同向同行的育人环境,将“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学校把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学历提升、职称评定、业务进修、学术交流、评优选先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017年,我校新任教师都参加了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后再上岗。目前,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的示范培训、课程培训或骨干研修。学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对随知名学者做访问学者的教师补贴学费、交通费、住宿费,并积极鼓励教师出国访学。学校每年设立专项经费,按照生均20元的标准拨给思政理论课教师作社会考察费用,利用假期有计划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西部地区等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开阔视野,积累和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017年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实施《院聘专业教师岗位教学科研考核办法》,以期加强学院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科研水平。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九大行动计划,出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以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人事处积极响应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全覆盖号召,严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入口关,积极完善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将拟招录思政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纳入录用指标,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学历学位综合考量,全力以赴做好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积极支持马院建设思政课教研创新团队建设、人文与传播学院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截至201811月,学校共有专职思政课教师54人,师生比达1380,师生比基本符合规定配备要求。为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思政课程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校人事处高度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工作,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新版思政课教材培训,学校专门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对思政教师进行培训;校内配备双导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辅导帮助。

20176月,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上海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与人事处合署办公。人事处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思政工作,将教师思政工作作为人事处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不仅重视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力求与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联手,调动各方积极性,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力求做到思政工作全覆盖,全员参与,入脑入心。

    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规划,有培训、有调研机制。学院每个暑期安排教师参加暑期研修活动,今年7月有20人赴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实践研修。每学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校友、同行专家讲思政课。


学校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青年教师座谈会


马院中心组专题研讨十九大精神进思政课


马院汪青松教授宣讲十九大精神


马院周中之教授宣讲十九大精神


马院石书臣教授宣讲十九大精神


马院张允熠教授宣讲十九大精神



马院师生组织丰富多彩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


形式与政策课兼职教师汪青松


形式与政策课兼职教师赵红军


形式与政策课兼职教师刘旭光


新华社报道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


美术学院赴普陀区文化馆进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


音乐学院赴红旗博物馆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1-3-9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本、专科专职辅导员总数(不含校级学生工作部门、团委的人员)144人,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总数(不含校级学生工作部门、团委的人员)38人。本、专科专职辅导员师生比为1:145;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师生比为1:197。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精神,我校积极推进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目前,我校本科生20911人,研究生7228人。学校按本科生1:150,研究生1:200的比例核算辅导员编制数,并按照70%的折算比例划拨辅导员编制数。30%配备兼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由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研究生、新入职专业教师、班导师组成。

我校不仅高度重视专职思政课教师配置,也非常重视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置优化,全面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截至2018年11月,本校专任教师1911人,其中,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173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127人,每个院(系)配备专职组织员1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达到全校师生人员总数的1%。本专科专职辅导员和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共计173人,本、专科专职辅导员师生比与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师生比基本符合配备比例要求。

为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我校出台了《上海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培训工作实施细则》、《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教学工作管理办法》、《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出国(境)访学、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和《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在职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文件。根据学生思政工作要求和辅导员工作特点,人事处也正在着手修订《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招聘工作管理办法》,并组成校辅导员招聘工作小组,由该工作小组对应聘者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并组织考试、面试。与一般专任教师招聘程序相比,我校辅导员队伍的招聘面试环节还包括为期一个月的拟录用人员实践测试。应聘者只有通过用人学院的首轮初选、人事处组织的二次复选及岗位践习等重重考核后,才能办理入职手续。

同时,为响应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2017-2018年,我校人事处协同学工部,向新疆地区各大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发布新疆籍专职学生辅导员招聘信息,通过层层把关筛选,最终选拔了4名新疆维族辅导员到我校工作,由他们担任我校现有的171名全日制维族学生的专职思政工作。

在专职辅导员的培训培养和考核激励方面,我校积极响应市教委组织的新教工入职培训项目,要求学校新进辅导员全员参与为期3个月的入职培训。2017-2018年,我校共计有55名专职辅导员参加入职培训课程。在专职辅导员的考核上,校人事处会同学生工作部出台了《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考核条例》,学校设立辅导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辅导员工作,实现辅导员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也有专门指导文件,实施评审标准单列、评审专家单列、岗位职数单列,确保我校思政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激励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调动专职辅导员的积极性,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上海师范大学关于辅导员突出表现标准的界定》等相关指导文件。

学校在强化专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兼职辅导员蓄水池,同时为专职辅导员搭建各类人才交流的立交桥。近年来,在保持辅导员整体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向校级机关管理岗、二级学院管理岗、专业教师队伍输送了一定比例的辅导员。今年1月已面向社会招聘辅导员21,已于20187月签约完成。为了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届时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比例将更趋于合理。

其次,认真落实辅导员职级职称“双线晋升”政策。一是实施辅导员博培计划,推进双线晋升政策的落实。学校根据《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级职务聘任评议细则》,形成《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办法【201116号》,认真落实辅导员职级职称“双线晋升”政策,继续做好辅导员思政系列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职务聘任工作。贯彻落实上海市“博士生培养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鼓励、支持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辅导员博培计划”。2018年学工系统共有6名老师考上博士研究生。二是以校院两级机关竞聘为契机,加强辅导员生涯规划。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匹配学校要求与学院需求为前提,以优化学缘结构和学历层次为根本,完善辅导员招聘工作。根据事业单位招聘的有关规定,贯彻落实我校《上海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辅导员。以两级机关竞聘为契机,帮助辅导员做好生涯规划和良性流动。

另外,抓实辅导员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一是以“攀登计划”为抓手,推进辅导员海外研修。选送辅导员吴娅婕赴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挂职研修,选送辅导员熊王美赴首都师范大学挂职研修,选送辅导员吉鹏亮赴西南大学挂职研修,选送辅导员杨蕾赴厦门大学挂职研修,选送辅导员黄佩韦赴杭州师范大学挂职研修,选送辅导员郁华琼赴东北师范大学挂职研修。二是以辅导员基地建设为依托,优化分层分类培训。顺利完成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辅导员人文素养提升”、为来自17个学校的28名辅导员开展日常培训。推荐辅导员参加上海市各高校辅导员基地专题培训和研修;定期开展专项辅导员工作例会,网络思政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三是以竞赛为抓周,推进职业能力建设。选送优秀辅导员陈琳和戴宁宁参加上海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比赛,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积极组织申报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课题。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全国、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组织各学院围绕学生工作的主体项目、特色内容申报“质量提升工程”立项。四是以示范群体为引领,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群体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发挥辅导员协会作用,组织辅导员开展文化、艺术、体育和团队拓展项目。丰富业余生活,增进职业认同感、归属感。

在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党委以公推直选方式推进党组织换届,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委员会,党员院长兼任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党员副院长进入党委(党总支)领导班子。为充实二级单位党建力量,全校27个二级单位党组织,配备副书记32人,16个学院均配备了副书记和组织员。学院党委注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全校72个教师党支书记中,有59位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占81.94%。选拔优秀的辅导员、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选拔优秀辅导员、青年教师、研究生党员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强化价值引领,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实施辅导员专项计划—“攀登计划”,打造“四个自信”系列讲座,强化辅导员队伍的理想信念。通过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王永贵,清华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骆郁廷,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桑玉成等分别进行了题为《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的转型与创新》、《理论自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自信》和《自强与自信:走向世界的中国制度》的报告,帮助辅导员提升理论修养,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评选2017年第三届辅导员“十佳创新工作项目”,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群体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参加2017年上海高校辅导员活动月系列活动,荣获上海高校辅导员团队拓展一等奖;完成新一届辅导员协会的改选工作,开展优秀辅导员沙龙、新入职辅导员沙龙、学工办主任沙龙等活动,适切不同群体需求,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案例分析、政策解读等不同主题的沙龙,进行跟踪培养和个性指导,进一步增进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聚焦教学科研,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加大与科研处联动,深化原有校级学工专项的内涵,重点突出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以学院副书记、学生工作负责人为项目责任人启动德育实践创新(团队)项目,加强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推出一批网络文化产品。经过前期培育,全年共获批1项上海市“阳光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5项2017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课题。加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协同,通过集体备课讲课、开展教研活动、专题报告等形式,提升辅导员教学能力。金黎琼、高振华分获2017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展示一、二等奖,丁秋露获第八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程”大赛二等奖。注重理论实践,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贯彻落实上海市“博士生培养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鼓励、支持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学工系统共有6名老师考上博士研究生。主动对接教育部、市级辅导员海外研修项目、国内挂职访学项目,在原有定期选派优秀辅导员赴海外及港澳台访学研修的“333”培养计划基础上,着力开辟辅导员国内挂职研修基地,探索辅导员国内挂职机制。全年选派范蓓、陈琳、黄寂然、吴玮、马婷婷赴境外研修,选派高振华、潘梦琳、黄雨艳、金黎琼赴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新疆建设兵团挂职。推进基地建设,优化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顺利完成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辅导员人文素养提升”、“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公众演讲与沟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进一步打造基地品牌,辐射上海高校同行;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分级辅导员培训、以专项工作为重点的分类培训;开展日常培训,推荐辅导员参加上海市各高校辅导员基地和心理示范中心举行的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以及高级研修;定期开展专项辅导员工作例会,进行培训和研讨,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


打造“四个自信”系列讲座:骆郁庭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打造“四个自信”系列讲座:桑玉成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获2017年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三等奖


获2017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展示活动一、二等奖


学校辅导员代表队蝉联上海高校辅导员团队拓展活动一等奖


上海高校辅导员团队拓展活动一等奖奖牌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沙龙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沙龙交流互动


辅导员协会户外运动


戴宁宁获2018年上海市形势与政策比赛三等奖


张翔云获2018年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微课二等奖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