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48

学校注重文化育人,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工作体系,持续推进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树立具有师大特色的学校文化形象。2021年,学校制定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之校园文化建设分项规划,推进落实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丰富充实师生文化活动,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不断健全校园文化管理体制机制。

学校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执委会会议,讨论新一轮校园文明创建工作

学校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会议,总结上年度工作,讨论本年度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项目

持续培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学校依托艺术类学院等实施单位,推进落实原创校园歌舞剧《2020好儿女》、“党的女儿”雕塑、“师道永恒”专题片拍摄、校园地标推广、口述校史等校园文化建设项目5大类,共7项目重点项目,“多角度、多梯度、多平台”培育孵化校院两级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营造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新风尚。

持续丰富师生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工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等各级组织围绕年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围绕建党百年,开展“礼赞百年路,奔跑正青春”校园文化季系列活动,培育近70项学生特色活动;举办“百年伟业 百团共庆”社团文化季和百团招新活动,102个学生社团参加路演,吸引千余名学生踊跃参与。组织教职工参加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第三届全国高校“教授杯”乒乓球赛、“上海百名教师美术作品集·庆祝建党百年”征集活动等。教职工代表队参加“上海教职工学习习近平用典大赛”决赛,荣获市级二等奖,展现了教职工风采。

礼赞百年路 奔跑正青春 上海师范大学2021年校园文化季开幕式

“师道杯”演讲比赛

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思节闭幕式暨迎新歌会决赛

持续开设艺术通识实践课程2021-2022学年开设艺术通识实践课程6门,包括中国诗词歌曲演唱与实践课程、泊乐合唱团表演与实践课程、合唱作品的演唱与指挥表演实践课程、打击乐表演与实践课程、弦悦团表演与实践课程、手风琴表演与实践课程,促进学生艺术团队建设,孵化培育一批具有青春气息的师大校园原创作品。学校与上海学生舞蹈联盟、上海戏剧学院共同主办“2021年舞蹈美育与舞蹈素质教育发展论坛,共同探讨舞蹈美育与舞蹈素质教育经验、现状与未来,拓宽舞蹈美育教育实践路径,促进学校舞蹈教育纵深发展。

舞蹈美育与舞蹈素质教育发展论坛

持续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召开“文明风尚”专项工作会议,讨论《上海师范大学校园环境管理实施办法(讨论稿)》,发布规范优化校园宣传环境通知,组建两校区整改检查队伍,统筹推进文明风尚专项行动,共建新“十无”校园,同时合理布局并精心布置教职工和学生活动中心,营造让师生更有体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新“十无”校园文明宣传

文明风尚专项工作阶段性工作成效

学校现有教职工之家2个,分别位于徐汇校区香樟苑三楼和奉贤校区行政楼一楼,包括多功能厅、学术文化沙龙、乒乓房、协会活动室、阅览室、谈心室等,利用率较高,有教职工活动,深受群众好评。目前我校大部分二级单位都建立了教工小家活动室,为教职工健身、休闲、学术文化活动提供必要场所

学校乒乓球房

多功能厅


4-15-49

学校积极开展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优势和艺术教育实践优势,依托首批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分中心、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等平台,创新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载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推动新时代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服务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

2021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学校积极探索将红色文化育人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创新艺术实践育人模式,挖掘红色教育教学资源,营造红色文化浸润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成立百人理论宣讲团。充分发挥专家学者、退休党员、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优势。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校友李君如作专题报告和宣讲指导;聘请上海市宣讲团成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薛峰、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少将为思政特聘教授,为学生宣讲团作示范宣讲和集体备课指导。依托全国活力团支部、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精心设计和开发“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浦东的春天”等12个专题宣讲内容,形成更具灵活性、针对性、时效性的菜单式课程。宣讲团成员走进班级、党团支部、实验室(课题组)、学生生活园区、走进旅游线路、走进网络,走进中小学,融入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分层分类扎实开展党史宣讲300场,听众近4万人次

对标对表 抓实专题学习培训

开展青年红色大寻访。依托苏智良教授团队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初心之地》,精心设计推出“建党的旅途”“共青团的足迹”等十条红色寻访线路。200支红色寻访队伍实地考察上海百余个红色地标,展出242件红色大寻访作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突出“四个融入”: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走、听、看、谈”的方式打造“思政金课”;融入师范生培养,开发了以微党课、儿童绘本、红色篆刻等为代表的教学内容;融入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学生理论宣讲团走进基层社区、走进大中小学,开展理论宣讲百余场,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融入第二课堂,依托已经有27年历史的上海师大“爱心学校”品牌,沪上百所爱心学校共上红色示范课,20万人次在线观看。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十条路线的寻访成果在上海教育新闻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网站面向全市开放

百支队伍红色大寻访

十大红色寻访路线

影视传媒学院学生快闪诵读的诗歌《青春·百年》

举办建党百年红色电影展映暨电影党课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主题,放映《建党伟业》《1921》《长津湖》《钱学森》《90后》等十几部红色电影题材来多维度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并邀请党史专家讲授微党课,进行电影导览。开展《九零后》和90后的青春对话毕业生电影党课活动,国家一级导演徐蓓,电影联合制片人蔡庆增亮相见面会。引进京剧电影进校园,组织赏戏团学生走进专业剧场观看现代昆曲《红灯记》等多部演出。举办“成长有约”分享会,邀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走进学校,以主题演讲、访谈交流形式,分享红色故事背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

建党百年红色电影展映暨电影党课系列活动开幕仪式

举办“《九零后》和90后的青春对话”毕业生电影党课

举办“上海之春”艺术展示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何占豪以音乐党课的形式走进首场交响乐专场排练现场,指导演奏交响乐《龙华塔》。学校青年交响乐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行知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手风琴乐团、HARMONY长笛乐团、玉兰筝团、韶琴室内乐团等优秀艺术团体及师生,倾情奉献交响乐、原创舞蹈作品、民族器乐作品、中国手风琴作品等7场专业演出,《红旗颂》《映山红》《“长征”交响曲》等熟悉的旋律呈现了一场红色艺术盛宴

“上海之春”艺术展示季

开发校史馆、博物馆、艺术实践基地等特色育人平台,加强对学校校史、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宣传。

围绕开学毕业典礼、教师节、校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学校用好用活思政课堂主渠道,融入仪式教育、情景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挖掘校内育人平台和实践资源,提升校园文化地标和宣传窗口的育人实效,加强爱国荣校教育宣传,提升学校校史、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凝练。

依托本科新生开学、开学典礼等重要时间,邀请校党委书记林在勇和校长袁雯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讲述学校发展历程,激发爱校荣校的热情,明确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传承和发扬“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的校训精神

校长袁雯为全体新生做校史校情专题报告

发布“师道永恒”系列专题片《情系江南 守正开新》,讲述历史学家唐力行教授长期致力江南文化研究,带领团队推动江南学研究创新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历程。由唐力行先生领衔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首批入选“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联盟”。近几年,学校已陆续推出4部“师道永恒”名师专题片,分别讲述著名语言学家张斌教授,著名翻译家郑克鲁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燕国材教授和著名历史学家唐力行教授的治学之道和教书育人的故事,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是凝练宣传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优秀载体。

依托博物馆珍贵馆藏,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理念和实践推向深入。通过新增中英文语音自助导览设备、完善展馆全景漫游服务,强化线上预约功能,打造到馆参观、线上观展、云端互动等全方位宣传和服务平台。来自海南省儋州市代表团、云南德宏州代表团、云南省小学教学骨干培训班、旅游学院、徐汇区文旅局、影传学院、后勤、数理学院等校内外团体和观众到馆参观,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地标与宣传窗口建设。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探索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师生、人文学院及旅游学院研究生支部设计沉浸党课。策划推出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实现两千余名观众同步线上线下参观、互动答题及传统文化体验。利用公众号、学习强国、校官方B站等载体,推出宣传视频,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海南省儋州市代表团参观校博物馆

云南省小学教学骨干培训班参观校博物馆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师生

开展校史校情教育与宣传,通过校史馆主馆、副馆以及线上VR校史馆,对师生尤其是新教工、新生进行校史校情宣讲,加强新师大人对学校的了解,培养对学校的感情,塑造对学校的认同感,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扩大校史宣传的辐射面。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场所,校史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如4月2日,校史馆举行缅怀英烈主题活动,团员青年代表、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员缅怀并向烈士塑像敬献鲜花。通过校史馆志愿者深情的讲述以及馆藏红色档案,大家深切感受到两位烈士的青年英雄气概

新教工在校史馆进行校史校情教育

   积极挖掘学校历史,讲好师大故事,丰富校园文化。充分挖掘档案史料并走访相关老同志,撰写校史故事,利用新媒体宣传校史知识。如《桂林路100号校门,梦想从这里出发》获当日上海高校榜单第一名。继续实施“学思倾听”口述校史项目工作,对档案馆历任馆长及现任馆长进行口述校史的采访、录制,讲述档案馆30年来的发展,以纪录片的形式留下档案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印记。作为与宣传部合作推出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对蒋威宜、钱香娣、施忠、赵炳翔等10位老师进行采访、录制,讲述东部礼堂、霞棐剧院,通过两个文化场馆来反映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将拍摄的口述校史制作成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精华版宣传短片,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传播,既挖掘和留存了一批珍贵史料,也借此探索更为生动和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桂林路100号校门,梦想从这里出发


对档案馆第一任馆长石振铭同志进行口述录制

蒋威宜老师讲述霞棐剧院往事


4-15-50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注重文化品牌培育。充分发挥艺术类学院专业优势,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国际艺术节舞蹈和影视艺术实践基地等平台,积极培育具有师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举办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精神文化价值追求。同时,重视传播手段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树立师大形象,讲好师大故事,打造师大文化新名片。

光影师大,“剧”有魅力。学校依托影视类专业,发挥楼兰剧社、赏戏团等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影视艺术进校园”“戏剧进校园”“楼兰话剧节”等文化活动,孵化培育精品文化项目,提升师生文化品位等。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承续弘扬20多年来排演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传统,创排原创校园歌舞剧《2020好儿女》,以编写出版的《我在湖北》百篇湖北师生亲历文存为素材,将伟大抗疫精神、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剧情发展,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成功在校内公演7场,共吸引校内外观众超3000人次。在第十七届上海大学生话剧艺术节上,楼兰剧社原创话剧《家书》凭借精良制作和出色舞台表现,斩获短剧组二等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提名。

原创校园歌舞剧《2020好儿女》

楼兰剧社原创话剧《家书》

《家书》斩获短剧组二等奖、最佳导演奖

行知弦歌,余音袅袅。学校依托音乐类专业,发挥泊乐合唱团、学生民乐团等学生团队优势,举办校园十大歌手大赛、青春歌会、草坪音乐会、泊乐音乐会等音乐类活动,创新形式载体,丰富表演类型,展现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蓬勃朝气的精神面貌。2021年,我校学生民乐团师生赴成都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全国一等奖,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和上海市优秀组织奖。在大艺展专题座谈会专家点评阶段,我校师生团队得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一级指挥及众多评委的一致认可

大艺展获奖证书 

上海师大参加全国第六届大艺展

2021年迎新草坪音乐会

美在校园,育人为本。学校依托艺术类学院,发挥秋石印社、易衡书社、DT街舞社等学生社团优势,开展篆刻体验、经典阅读、时尚街舞、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充实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1年,学校举办“时代向上,青春向党”学生美育实践作品展,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合,共有242件展品参与其中,以不同视角展现学生美育成果,献礼建党百年,成为我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审美教育协同育人的创新性新起点。秋石印社和易衡书社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多名同学分获上海市活动艺术作品类书法篆刻专场二、三等奖;DT街舞社荣获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首届大学生街舞大赛”亚军

第二十三届“师大杯”辩论赛

DT街舞社荣获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首届大学生街舞大赛亚军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