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2 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
截止到2010年6月20日,上海师范大学共有基层党组织578个,其中教工党支部167个、学生党支部378个,其中本科生党支部246个。近两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党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就“基层党组织主题系列活动方案”的征集立项、推进二级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教工党支部建设调研、出国(境)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等方面做了探索。
一是积极开展 “基层党组织主题系列活动方案”的征集、立项活动。我们按照项目化管理方法,每年设定一个主题,以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为单位,面向全校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征集基层党组织主题活动方案,并予以立项,同步组织实施。根据方案设计和项目实施情况,分别评选教工和学生党支部最佳与优秀方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此举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生活的质量,丰富了党支部和党员的活动载体,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这一做法也多次在市教卫党委系统进行经验交流,并被兄弟高校所借鉴。
党员投票
二是在党内民主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上海师范大学党委通过积极探索在基层党内民主选举中发挥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努力做到: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自觉确立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党员加深对党的认识。学校党委自觉避免“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平等,重统一意志、轻党员意愿”倾向,让全体大学生党员和教职工党员共同参加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二,积极探索,精心筹划,努力培育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党员感受党内民主。采用“三分法”(分类试点、分批推进、分段指导),以“三让”为要求(让每个大学生党员都知情、让每个大学生党员都参与、让每个大学生党员都有激情),以“三并举”为载体(大会动员和各种学习活动并举、集中教育活动和个别访谈并举、党内发动和党外广泛宣传并举)。三,建立制度,规范程序,主动保障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权利,使大学生党员珍视党员权利。坚持“三个统一”(大学生党员和教职工党员民主权利相统一、大学生预备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贯彻组织意图和体现大学生党员意愿相统一),做到“三个完善、三个公开”(完善工作程序、公开任职条件,完善提名程序、公开推荐环节,完善考察程序、公开审查环节)。
对外汉语学院党章学习小组
三是积极开展教工党支部建设调研。从2009年11月开始,围绕八个方面展开调研:一是教工党支部设置情况;二是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三是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情况;四是教工党支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五是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对教工党支部活动的支撑保证情况;六是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对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表彰制度建设情况;七是教工党支部流动党员及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八是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希望、建议、要求与对策。在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年3月制定了《中共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支部设置、加强书记队伍建设、强化支部功能、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要求。

教育学院党建工作研讨会
四是探索建立出国(境)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2010年,学校参与上海市教卫党委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研究》课题,研究出台了《上海师范大学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暂行办法(试行)》,明确:二级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出国(境)前的教育,指定联系人,加强与出国(境)党员的联系;中外合作办学学院要针对在国(境)外同一学校派出党员人数较多的情况,提早谋划,在出国(境)前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挑选党性强的学生党员担任联络员或组建联络组,并指导联络员或联络组开展工作。党员出国(境)期间,学院依托网络和视频技术,建立交流平台,加强与出国(境)党员的联系,让出国(境)党员及时了解国内情况、党内情况及学校情况,为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
商学院党员大会
附件:
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党校2010年1期党校学风建设班大学生党建工作
我校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科学制定发展计划,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和工作程序,坚持把好新党员“发展关”和预备党员“转正关”。根据2010年6月20日统计,我校共有党员8620人,其中在职教工党员1817人、学生党员5379人、离退休党员1067人和其他党员357人,在职教工党员比例达到49.5%,大学生党员比例达到19%,其中本科生党员比例达到15.2%。近两年,上海师范大学在大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主要在大学生党员“三评”、老干部学生党建巡视、世博志愿者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调研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一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党员“三评”工作。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群众观念,提升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从2008年开始,我们着手进行评选和表彰上海师范大学同学满意的好党员、优秀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尝试,并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不仅受到师生好评,而且在今年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推进会议上,作为经验进行交流,交流材料被市教卫组工信息全文刊载。
“三评”活动数据
二是积极开展老干部学生党建巡视活动。为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抓实我校学生党建工作,自2004年起,我们成立了由原校领导、原党的部门领导以及从事过基层党建工作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干部党建巡视指导组,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先后开展了“四看”、“三查”、“三听”、“三问”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巡视指导工作。2010年我们以 “三实”为主题,即重点查看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知识是否扎实、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是否落实、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否做实,继续组织学生党建巡视指导组的老同志深入到各个二级学院指导学生党建工作,这些富有经验的老同志认真听取汇报、仔细查看材料、深入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为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发挥了推动、指导和示范作用。这一做法作为我校的党建品牌项目,多次受到市教卫党委组干处、关工委的表扬。
老干部巡视指导
三是积极开展世博志愿者创先争优活动。暑假期间,我校8000名志愿者分赴园区和各城市站点,其中有1221名党员,为了使党员志愿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校世博志愿者临时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以“世博先锋行动”为主题,以“5+1”行动为载体,在党员志愿者当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志愿者党员通过过专题组织生活、开展主题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区和示范岗等多种形式,带头服务奉献世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世博作出了贡献。我们的相关做法、党员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多次为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基层党建网、组织人事报,以及市教卫党委的信息专报所报道,其中上岗前临时党委给每位党员志愿者一封信的做法被基层党建网作为头版头条加以宣传,这在全市高校当中尚属首次。
网站截图
四是开展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调研。2009年6、7月份,结合组织部立项“深入追踪研究,谋求科学发展——我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以近5年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为调研对象,以大学生党员质量为调研内容,通过查阅档案、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系统深入地了解我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找到尚有的不足,进而为以后在工作中破解难题、改进完善提供对策。
学生党建工作会议上校领导为优秀学生党员代表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