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3 后勤服务

        服务设施与水平

        学校食堂、宿舍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有严格的消防、食品卫生、清洗消毒、饭菜加工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制度,并建有应急处理预案。后勤饮食、住宿、物业、交通、商业等部门均采用规范的“六T管理”。


餐具清洗


晨检处


健康证


六T示范食堂铜牌


清真餐饮服务


清真食堂饭菜


实施6T现场管理法


食品留样


水杯


整洁干净的食堂

        学校食堂设施齐全,水电煤齐备,两校区设有专门的食品仓库和冷藏库,食品统一采购加工,清洗消毒、储存、加工、生熟荤素冰箱、消防等设备一应俱全。所有食堂均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规定,就餐区与操作区比例符合要求,生熟、荤素器具分开,炊具及时清洗消毒并专架摆放,食品按规定留样,餐厨垃圾有专门部门回收处理。炊事员人人持有有效健康证,定期进行体检,每天晨检。每个餐厅均安装了空调,餐桌椅布局人性化设计,将学生需求与空间利用相结合,还设有文明服务提示。食堂饭菜质量严格按照市教委、上海高校伙食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执行,价格不高于高校伙食核定标准,并通过学生伙管会、消协、综合保障服务平台、校园网BBS等渠道接受学生的监督。食堂饭菜平均品种40种以上,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在两校区开设了教师餐厅、休闲吧、小吃街、学生街、美食街,构建起了多层次餐饮服务体系。为满足新疆维族学生的需要,在两校区均设有清真餐厅,开辟了专用就餐区。

         学校后勤设有零修组,建有健全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台帐制度,建立了上海高校第一家综合保障服务平台,通过热线电话和网上报修,24小时为全校师生服务,小修不过夜,大修不拖沓,全校建筑门窗、配电和用水等生活设施运行良好。开水每天分早中晚定时供应,采取校园一卡通打水,限制校外蹭水,维护了学生利益;浴室实行刷卡计时收费,提高了浴室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学校后勤将新员工上岗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岗位技能、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外塑形象、内铸素质”主题活动;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师生日益增长的需要,经营性与服务性项目适度分开,形成“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后勤工作体制,体制机制运转顺畅,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校园环境
         学校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校园道路交通网络,通过交通主干道、次干道、辅道合理划分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现已完成了两校区道路和楼宇指示牌的制作和布设工作。2010年设立改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了两校区道路交通指示标志,对停车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在主干道上根据需要划分了停车区域。学校在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等主要建筑和新、改建项目中,设置了方便残障人士使用的专用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残疾人专用便池等)。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绿化工作,成立了校园绿化管理委员会统抓学校绿化工作,校长任主任亲自抓绿化,先后制订了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绿化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绿化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绿化养护分区分片包干、师生义务劳动、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市区政府拔、教育经费借、创收基金挤、师生校友捐、国际友人助等办法来筹集绿化资金,绿化投入保持不断线、不缩水、不欠债,使绿化资金有了基本保证。学校确立了“土不见天、绿树成荫、花不间断、四季飘香”的总体目标,“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片”的总体设计思路,形成“绿、活、净、齐、静、美”的校园绿化特色,实现“美化校园、环境育人、保护生态”的绿化功能。

        学校通过人工林、乔木带、人工河湖和大草坪等绿地来实现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生活区之间的有机分隔;注意立体绿化,形成乔、灌、花、草各树种和植被之间的合理搭配;注意通过树种、造型和色彩等各方面的变化组合来使校园绿化环境丰富多彩;针对奉贤校区土地含盐量高的情况,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通过科学试验选种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树种。2010年,学校对两校区绿化草坪作了进一步更换,进一步改善校园绿化环境。校园绿化覆盖率45%,占可绿面积98.8%。

         学校采用专家指导,全民参与的模式来推动绿化工作,邀请市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绿化科研单位的专家为学校设计绿化方案,为学校绿化提出意见、建议和进行现场指导;利用学校的生物、园艺等学科的专家和科研成果推动校园绿化;建立了义务植树保障制度,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实行绿化养护分片包干制度,把一部分养护绿化工作交给院系,由院系组织师生完成,引导师生人人参与绿化,共同建设自己的校园。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100%以上。

        为控制吸烟,减少烟害,学校成立了校领导和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控烟领导小组,把重点锁定在大学生这一青少年群体身上,加大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和引导措施,力争吸烟率逐年下降。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吸烟危害,全面禁止在校园公共场所吸烟和在校园内吸“游烟”,并发动师生参与创建“无烟校园”、“无烟单位”、“无烟办公室”、“无烟寝室”活动。2010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实施之后,学校高度重视,调整完善了控烟领导小组,出台了《上海师范大学控烟条例》,明确了全面禁烟的场所和控制吸烟的场所。在所有教学场所、学生宿舍、会议室、体育场馆、食堂和有特殊消防要求的场所全面禁烟。在户外设置合理的吸烟点。在上述区域重新张贴禁烟宣传画、禁烟标志等。

       学校加强对校内小卖部、商店的监管,禁止与烟草有关的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把学生的吸烟行为与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考评相结合,与文明寝室评比相结合,与“三好学生” 评选相结合。要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发现学生吸烟的行为及时给予劝告。多管齐下的全方位推进,使校园控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师生对吸烟危害已有一致认识,学生禁烟意识较强。校园内吸“游烟”现象已基本杜绝,公共场所禁烟效果良好。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办、资产处、人事处、学工部、团委、后勤等1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建设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从工作体制、运行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技术创新、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动员全校师生各方面的力量一齐参与。学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工作取得了实效,近三年全校水电费用在容量增加的基础上,平均节约水电支出比例在8%以上。2009年4月,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节水示范学校”。2009年6月,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节能先进单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作,培育了师生的节约意识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将伴随着我校每年近6000名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而进一步延伸到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使大学的社会责任得以传承。


为人师表


残疾人通道


交通标识


交通标识


节能宣传


禁烟


停车场


学生签名支持节约型校园创建


整洁道路


指示牌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行政楼801室
邮编:200234 电话:64322620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