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4 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规范
学校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培养品德高、业务强的师资队伍作为努力的方向。学校狠抓师德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办法,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的职务聘任、晋升、评优、分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规定凡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务)评聘、出国(境)访学和评优奖励中“一票否决”。学校重新修改编订了《教工手册》,内容包括“师德公约”“教学工作规范”等,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实习等各个环节,所有教师人手一份,并把教师资格认定和新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首要考察内容。
附件:上海师范大学岗位考核办法(修订)
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公约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修订)
师德师风
学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贯彻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学校通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表彰三十年教龄的教师等活动,逐步形成了教师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良好教风。自2005年起,我校还在全校范围开展评选 “师德标兵”和“教学标兵”活动,力求在全校树立起一批学生高度认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模范教师形象。另外,我校还大力提倡“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充分利用校刊、有线电视、广播台、网络等宣传媒体,举办了“教师谈师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今天怎样做老师”等专栏和征文,营造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从2003年起,我校一直开展全校性的学生评教活动,至今未曾中断过。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网上评教工作。从2009-2010年的4次学生评教的数据来看,我校教师总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32、4.34、4.38、4.38分(满分为5分),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的评价在逐年提高。
学校把握师德建设对师范院校的双重意义,秉承“师德弘于榜样感召、师德立于理论底蕴、师德源于师爱奉献、师德恒于人文关怀”的理念,以贺宝根烈士、孙雅艳老师及一批师德楷模为精神旗帜,开展了以“师道永恒”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举办了20余项子活动,师德建设在时间上不断线,人员上不遗漏,方式上不落旧,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准,师大精神得以弘扬,学校、群体、个体多层次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格局得以建立。

教学名师系列讲座

为肖维海烈士铜像揭幕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活动,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有了显著提高,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勇于进取的国家级、市级优秀教师。如贺宝根烈士被评为全国模范教授,孙雅艳被评为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卢家楣、孙景尧教授被评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苏智良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授,李和兴教授、王国荣教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有关事迹和活动被广泛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附件: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之诗歌中的教师
2009师德建设通知
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策划书
关于开展向孙雅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师德建设推进会
师德建设项目奖
书画中的教师